科技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单位 » 农作物品种资源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 工作动态 » 科技动态

品资所科技成果在长顺县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2025年8月1日,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朱国胜,与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黄万兵、黄晓润、刘倾城、郭银萍一行5人,在长顺县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麻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蜜环菌良种“GZA46”、两菌生产技术及“一种直接利用蜜环菌菌棒高效栽培商品麻的方法”开展天麻的示范应用,示范面积达100亩(实际种植约6000平方米)。

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邀请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及长顺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测产组,对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采用菌棒钵栽技术4个月,商品麻平均产量达0.31千克/棒,其中100克以上商品麻占比34.22%;菌棒地栽3.5个月,平均产量达0.36千克/棒,100克以上商品麻占比53.69%。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列科技成果成熟度高,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将有效推动鲜天麻周年生产供应,助力满足药食同源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食用菌团队在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成果转化实践,构建了“科研示范-技术授权-人才孵化-量产落地”的闭环模式,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其中,红托竹荪成果转化已实现从科研示范到量产落地的全流程贯通:团队以“黔优一号”品种转让为核心,配套“红托竹荪液-固结合高效制种技术”,通过“示范验证→技术打包授权→工厂化设计指导→定向人才培养→行业推荐”五步走策略,仅用6个月即完成从实验室成果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转化。天麻项目目前已进入种植示范阶段并取得显著成效,后续将复制红托竹荪成熟转化路径,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落地,为贵州省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撰稿人:郭银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