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单位 » 农作物品种资源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 工作动态 » 科技动态
所食用菌团队赴赤水市开展红托竹荪测产及菌棒生产指导工作
6月18日,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食用菌团队联合多领域专家,在赤水市圆满完成不同海拔红托竹荪品比测产工作。此次测产同步整合前期“黔优1号”菌种转化、菌棒生产指导等服务,为赤水红托竹荪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测产现场:多海拔数据支撑品种优化
测产当日,由团队领衔人朱国胜牵头,联合贵州大学徐彦军教授、遵义农科院刘远伦高级农艺师等5位“科研+实践”专家,深入赤水市200-1000米海拔的5个试验点,实地测量红托竹荪原基形成数量、竹蛋形态、鲜品产量等核心指标。团队领衔人朱国胜表示:“通过不同海拔的对比数据,能精准掌握‘黔优1号’等菌株的适应性边界,为后续种植模式优化提供直接依据。”
菌棒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关键
菌棒生产是赤水市红托竹荪生产的重要环节,自与冠萃公司签订“黔优1号”授权协议以来,团队持续跟进技术指导,此行朱国胜研究员针生产车间布局、菌种扩繁、培养料配比等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意见。后续团队将持续分析测产数据,完善“黔优1号”等红托竹荪菌株种植规程,为赤水竹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科技支撑。
以科技之力,托举“小菌菇”大产业
当前,红托竹荪已成为赤水市特色农业的“金名片”,其生态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正持续助力农户增收与乡村振兴。从实验室到竹林基地,从品种落地到产业升级,品资所食用菌团队正以扎实的科研支撑,为赤水红托竹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撰稿人:郭银萍